目前分類:我看電影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AND_IN_HAND
影片來源:官網

1/6在彰化市介壽館看了《牽阮的手》的免費巡演,因為是難得的toddler-free evening,又因為當天下著細雨而塞車,所以電影前十分鐘和片後的導演座談都很殘念的skip掉了。不過我很感恩了,在小孩還小的時候可以有這個機會出外看電影。(因為是紀錄型的部落格,所以要記這些細細碎碎的事)

電影看不到半小時我就哭了。然後從頭到尾是揪著心的,看完一直想寫心得,卻找不到好的角度和心得,拖著拖著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第二週的333快開天窗了只好來簡短寫一下。

《牽阮的手》可以下鄉巡演也有故事,出資的是賴和基金會,出場地的是剛變綠不久的彰化市公所。在台灣政治是很微妙的,賴和本人沒有現今認定的政治傾向,《牽阮的手》的導演也沒有,但是這幾件事兜起來卻政治到不行。《牽阮的手》的故事也是這樣,它講的是一對夫婦歷經的時代故事,但放在台灣卻又被認為很政治。台灣人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剝開政治的外衣正視自己的過去?

電影播到一半還有一段小插曲,約莫是田醫師夫婦和陳菊在國際特赦組織的協助下營救政治犯的時候,影片壞掉了 XD 搞了好久都無法再成功播放,於是燈亮了,賴和基金會常務董事呂興忠出來說話了。說著說著,哇,〈甜蜜的負荷〉吳晟也出來說話了。我喜歡聽文雅的台語,作家本人也很風趣,雖然影片中斷了一下,現場倒是沒有大躁動。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eediq-bale.jpg
不能免俗的要放個海報 XD

文明與野蠻的母題大家都在討論, 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詮釋,
我就不講了, 只說我喜歡的部分和讓我最震撼的那場戲.

我很喜歡青年莫那魯道, 片頭那幾場戲, 可以見到導演完整的堆砌莫那魯道的個性,
自大跋扈, 面對大自然或者敵人沒有絲毫畏懼, 是部落意義下的「英雄」
中年莫那魯道感覺應該要更精瘦一點.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enLoveComes.jpg

難得只有我和翔胖胖在家,
打開MOD電影街,挑選了【告白】、【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的預覽來看。
唯一吸引我花錢繼續看下去的,無疑就是【當愛來的時候】。
沒辦法,開頭那一場戲對於身為媽媽的我太有吸引力了,既寫實又魔幻,既感同身受又充滿神秘。

悠悠晃晃的少女,悠悠晃晃的音樂,後頭穿梭忙碌的人們好像只是世界一樣轉動的背景,
少女像一條線,來回穿縫在一匹熱鬧繽紛的花布上。
接著,本應是背景的人物之一走到前景,接替少女走那條路,然後在路的盡頭有一場血淋淋的高潮戲。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ineapple express

文/林蕙君 轉載自放映週報

去年在美國,有一部低成本的喜劇,奇蹟式的與高成本的大製作《黑暗騎士》分列當週票房一二名;然而卻沒有在觀眾口味與美國高度相似的台灣上映,而直接發行 DVD。《波蘿快遞》(原名Pineapple Express比較接近波蘿快車的意思)其實與火車沒什麼關聯,與鳳梨更是巴竿子打不著;和電影內容相關的大概就是那沒有邏輯的無厘頭邏輯吧。《波蘿快遞》簡單的說,就是以B級片的題材,結合或老梗或創新、或低級或幽默、或動作或語言的眾多笑點,以及演員們稱職豐富的表演,撐起一部讓人笑得通體舒暢的絕妙喜劇。

在台灣沒有上映的原因之一,我猜是裡面抽大麻的畫面實在太多。雖然主角們因抽大麻而惹來一身麻煩,片中的大麻也不是真的大麻(不要小看好萊塢的道具設計人才),但是抽大麻也能死裡逃生成為英雄就絕對不是好的道德教訓(moral lesson)了。但如果能放開道德標準,好好欣賞演員們如何將抽大麻之後的茫茫然表演的既精準又好笑,這才是一部娛樂電影的真正功用,不是嗎?男主角戴爾(Seth Rogen飾演)是個法院傳票遞送員,有一個18歲的高中生女友,興趣是聽廣播談話性節目以及抽大麻。總是穿著一套駝色西裝一臉正經的戴爾,角色設定充滿衝突與喜感:法院傳票與大麻?中年啤酒肚與高中生女友?喜劇就是由這許許多多的小細節發展堆疊而成。就像日本搞笑團體裝傻與吐嘈的經典搭配,第二男主角當然要是個瘋瘋癲癲的人,而飾演小小下游毒販薩爾的James Franco絕對是本片令人驚喜的大功臣之一。蜘蛛人的大帥哥好友搖身一變成邋遢嬉皮,James Franco的喜劇細胞完全被開發出來,在本片的喜劇表演甚至比Seth Rogen還要搶眼。看他迷濛著眼、咧著一張大嘴天真的笑,出些不合正常邏輯的點子,做些愚蠢至極的動作,雖然是個毒販卻孝順祖母、對朋友忠誠,可以說是與《虎豹小霸王》一樣可愛的反派角色(請容許我做這有點不倫不類的比喻)。

故事很簡單:毒蟲戴爾目睹了大毒梟和女警聯手殺了毒品業另一陣營的人,因為留下稀有的『波蘿快車』煙頭在現場而被追查出來,於是因為大麻而結緣的戴爾和薩爾就開啟了他們的逃亡之旅。當然是有肉搏戰、槍戰、爆炸、飛車追逐,甚至有背叛、互相扶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等的人性糾葛;所有你想像的到的動作片元素通通都有。然而因為是低成本,畫面不求壯觀而求巧思,處處迸發驚喜。血腥殘酷的場面,因為主角們不按牌理出牌的邏輯而變得詭異好笑。除了喜劇常見的性暗示笑話和動作之外,還有許多擬仿電影名場面的設計,也讓人忍不住笑意。比如說周星馳著名的『抓奶龍抓手』居然在這樣一部美國電影中出現,真是太讓人驚喜了。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 / 林蕙君

在全世界瘋狂論述與實踐「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年代,電影產業不能免俗、也不可避免地必須跨越國界尋求題材、合作對象、以及最重要的—觀眾。

雖然說,好萊塢電影早就滲透到世界上許多地方性〈local〉的市場,甚至在不少地方的市場佔有率也遠遠高過本地製作、關心地方議題的本土電影─當今的台灣就是一例。然而,在全球化的現在,電影製作者和觀眾之間存在著許多微妙的拉鋸關係,似乎不是僅僅討論好萊塢就能夠釐清的;雙方都不停地在揣測、探求彼此的心意,生產者希望能夠創造出令人滿意的商品,消費者也希望可以物超所值。在跨國製作與發行極為盛行的全球電影產業之中,不同的語言、文化混雜在電影內外、銀幕前後、人與人之間,我們在跨國電影上看到的到底是溝通成功抑或是終究失敗?對觀眾而言,和語言文化較為親近的本土電影比起來,到底跨國電影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意義?

蘇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2003年的《愛情,不用翻譯》是一個跨國製作的典型範例。這部片的故事很簡單,述說兩位美國觀光客在遙遠的日本工作與旅遊,不但語言不通,文化無法適應,連生理時鐘都倒行逆施。他們在標準的美式飯店酒吧中相遇彼此,共同分享失眠痛苦,也共同出遊經歷了奇異的夜東京,互相傾吐人生經歷的迷失,在令人迷失的東京相互扶持。

一般影評都將此片視為浪漫喜劇(romantic comedy)的類型;然而,不同於一般浪漫喜劇處理男女主角之間從彼此差異到相互瞭解的過程,本片透過日本文化和東京的呈現,以及男女主角與之相對的「異」,來凸顯男女主角之間的「同」。乍看之下也是一個從異到同的過程,但本片用以表達「異」的日本形象卻引來不少爭議。仔細看看片中的日本:在機器遊戲機前跳舞、打鼓、彈吉他的少年,教導插花〈花道〉的親切和服婦人,寺廟中肅穆誦經的和尚,在京都的神社中執手互攜的新人,綜藝節目中跳著難以理解舞步的主持人。這些確實都存在於日本這塊土地上,但是它們在這部片中的再現方式〈representation〉,就好像是把日本整個打平了、摔碎了,然後隨機撿拾起些許碎片、拼貼而成一幅馬賽克。就像女主角夏洛特〈Scarlett Johansson飾演〉,她疏離地穿梭在各自沉醉於面前遊戲機的少年們之間時,帶著疑惑、不解、好奇的眼神一般,科波拉還有美國觀眾也都透過同樣的鏡頭/視線在凝視日本。不少影評對於這部片疑似把日本加以異國化〈exoticized〉、他者化(objectified)的處理,雖然抱持些許疑慮,但也卻巧妙的將矛頭指回美國,聲稱本片所取笑的對象,其實是來自洛杉磯的小明星(也就是夏洛特和攝影師老公在飯店遇到的來日本宣傳的金髮女星,當攝影師對她說:『我以為你有厭食症耶。』她竟然回答:『謝謝!』)。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錄自批踢踢兔個人版)

30 Oct

下午的課看了著名的『安達魯之犬』。
雖然還是很難懂,但不至於像之前的片子那樣摸不著頭緒。
出自兩位Catalan藝術家,Dali和Bunuel的作品。
可見Catalunya果然不屬於西班牙XD。(什麼結論XD)


linhu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